博翔科技為專業機械設備歐規/台灣TS標章/美規及半導體設備SEMI S2輔導顧問公司
從事設備安全檢測驗證的輔導機構,擁有經驗豐富的機械安全輔導工程師,並與多家國內外知名驗證公司合作。
服務範圍包含各項產業機械、工業電控系統、鞋廠自動化設備、半導體設備及光電廠設備…等產品。
透過我們的服務,協助客戶滿足各國安規的需求,進而提升產品的安全性及競爭力,將產品行銷至國際。
博翔科技有限公司在各大經濟體系的安全認證規範已擁有了十餘年的經驗與經歷,瞭解著安全技術與設計在認證過程的困難點
藉此Protect & Safe 秉著提供更方便更完善的認證與產品給您,
並提供CE認證、TS認證、MD認證、LVD認證、EMC認證、UL認證、NRTL認證、SEMI認證、CB認證、PSE認證、CCC認證、ASME認證、CNS認證、NFPA認證、510K認證等服務,邀請您一起邁向世界的安全技術頂端
博翔團隊核心成員出身法人中心,相較國內其他安全檢測驗證同業,博翔的強項在於成員經驗豐富,輔導過相當多的成功案例,及能為客戶提供從產品查驗、測試、驗貨與取得國外安全認證的一條龍式全方位解決方案
甚至該公司已自行開發出安全護罩、安全模組多項安全元件,期能協助客戶在兼顧「品質、安全、交期與成本」等考量下,提升其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並且擁有最完善的設備整改服務,以符合國際標準,保證出口!
可採用標準: 2006/42/EC, EN ISO 10218-1, EN ISO 10218-2, EN ISO 11161-1, EN ISO 12100, EN ISO 13849-1, EN 12622, EN 60204-1, EN ISO 13857, EN ISO 13855, EN ISO 13851,SEMI S2, SEMI S10, SEMI S8, SEMI S22, SEMI S14, SEMI S17, SEMI S28, SEMI S26等
請立即點擊上方圖片了解更多細節吧!
RFRTGE1515VRFEVE15EVEF |
OKAPI 推薦
-
文/林慧雯2017年05月05日
「超殺女」克蘿伊摩蕾茲在《我發瘋的那段日子》詮釋遭精神疾病囚禁的苦難靈魂 文/林慧雯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抗NMDA受體腦炎倖存者自傳(電影書衣版) 我注意到《我發瘋的那段日子:抗NMDA受體腦炎倖存者自傳》這本書,是在某科普雜誌任職時。那本雜誌邀了本書作者蘇珊娜.卡哈蘭寫了一篇文章 -
文/吳佳璇2017年01月24日
精神醫學在上世紀50至90年代間發生一場革命,使疾病成因從潛意識衝突,轉為體內化學失調。根據精神藥理學等相關研究迅速累積之資訊,精神科醫師開始告訴社會大眾:遺傳與生理因素,不但決定思覺失調症、雙相情緒障礙症等嚴重精神疾病的病程,也左右你我日常生活中,或焦慮或抑鬱的情緒表現。換言之,
內容簡介
「研究詳盡,好看而且發人深省。」——科克斯書評
〔羅絲瑪麗的故事即將搬上大銀幕,由女星艾瑪・史東主演〕
羅絲瑪麗是美國前總統約翰‧甘迺迪的大妹,先天智能智障。她生長的年代,以偽科學為本的優生學盛行,社會不僅普遍視智能障礙為認知缺陷,甚至認為是道德瑕疵,身障及精神疾病患者遭汙名化的情形相當嚴重。
甘迺迪家族是社會名流,羅絲瑪麗的母親羅絲與父親喬,相當擔心她智能障礙乃至後來有精神疾病傾向的事,為人所知,起先想方設法找盡資源,實驗各種教育方法想「治癒」這個女兒,可惜效果有限。隨著羅絲瑪麗年歲漸長,隨著家庭拋頭露面,美麗外表與出眾的氣質開始吸引異性注意,然而她的行為更不受控,父親喬擔心她惹出醜聞,影響到其他家人的前途,最後決定採用當時頗具爭議、後來為全球醫界廢除的「大腦額葉切斷術」,希望根治女兒的毛病。
這手術不僅沒有改善羅絲瑪麗的智力,反而導致她近乎完全失能:言語能力嚴重受創、頭從此歪了一邊、一隻腿形成奇怪的角度,無法自理生活。父親喬偷偷安排她進療養院,手術後幾年僅僅偶爾探望;母親羅絲甚至連家書中,都不再提及這個女兒。
羅絲瑪麗的妹妹尤妮絲震驚於她的遭遇,挺身倡導身心障礙者的權益,促使社會大眾正視這類人的存在,促成了如今每年全球有兩百萬身障者參加的「特殊奧運」成立。她的弟弟泰德擔任參議員四十餘年期間,提出不少開創性立法,為身心障礙者爭取國家資源,謀求福利。
羅絲瑪麗的二哥約翰‧甘迺迪,也因擔任參議員期間某次祕密探訪,驚見她的狀況,開始覺得自己有責任立法保障身心障礙者,並於當選總統後積極作為,成立研究單位,促進了全世界對這方面的了解。
羅絲瑪麗生於一九一八年,於二○○五年過世,爾後約翰‧甘迺迪圖書館基金會公布一些史料,本書作者除了是唯一讀完羅絲瑪麗所有書信的作家,也特別採訪某些相關人士,讓她的故事更臻完善。
名人推薦
吳佳璇 精神科醫師、作家〔專文推薦〕
王榮璋 身心障礙聯盟前祕書長
房慧真 記者、作家
邱麗珠 台大醫學院腦與心智研究所所長
劉宏恩 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劉紹華 中央研究院醫療人類學家
蔡宇哲 台灣應用心理學會副理事長
蕭美琴 立法委員
【聯合推薦】
「深入且富於同情。經由呈現二十世紀對智能障礙的態度背後,廣泛且往往驚人的成因,羅絲瑪麗的故事生動了起來。」——Will Swift
「精彩而令人心碎,蘊含的議題令讀者掩卷後良久,仍縈繞心頭。」——BookPage雜誌
「羅絲瑪麗——甘迺迪家族的長女,不像家族其他人擁有亮麗的一生,反而被刻意掩蓋,生存於不為人知的角落。雖然如此,透過他的生命歷程會看到社會對智能障礙接受的演變、特殊教育的萌芽與成長,以及精神外科手術的光芒初現與反思。把文化、社會、家庭…等不同因素對一個人的影響描寫得清楚易懂,吸引人一讀就想一次看完。」——蔡宇哲,台灣應用心理學會副理事長
「感人的真實故事。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的妹妹自小輕度智障,因為家族的顯赫名聲不容社會烙印,所以被隱藏忽視、甚至遺棄在療養院。而標榜科學、過度自信的精神科醫師,積極藉由腦部手術去「治療」她,反而使她變成極重度智障且肢體失能。最後,她的妹妹與弟弟因為她的遭遇,一生為身心障礙者的權益奔走,讓她成為家族善行之源。」——劉宏恩,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作者介紹
凱特.克里福.拉森 博士 Kate Clifford Larson
在波士頓的西蒙斯學院取得兩個學位,並於東北大學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後,又在新罕布夏大學取得歷史學博士學位。她專精十九及二十世紀美國女性及非裔美國人的歷史,熱中研究和撰寫美國女性的生活,因而頗為享受從長期埋沒的資料中,爬梳出她們的故事。她說:「我強烈感受到,我們必須重新認識那些塑造出美國現今面貌的女子。藉由將女性放在故事的中心,世界看起來會相當不同——會更複雜、有趣,而且更多采多姿。」
除了著述,凱特.拉森還擔任許多博物館和活動的顧問或解說員。她寫過另外兩本亦頗受好評的傳記:一本是《前進應許之地:哈莉特‧塔布曼,一位美國英雄的故事》,一本是《刺客的幫兇:瑪麗‧索拉特與刺殺林肯的陰謀》,前者主角是個逃跑的黑奴,提倡廢奴主義,後者的主角則是美國聯邦政府首位處死的女性死刑犯。
《羅絲瑪麗》出版後,好評不斷且累積迅速,有論者形容本書是寫羅絲瑪麗故事的扛鼎之作。
譯者簡介
張瓊懿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醫學生理學博士,喜歡藉閱讀來開拓視野,更樂於與人分享所聞、所學,因而熱衷於翻譯工作。譯有《我發瘋的那段日子:抗NMDA受體腦炎倖存者自傳》、《品嚐的科學:從地球生命的第一口,到飲食科學研究最前線》(以上兩本為行路出版)等書,並長期擔任《BBC知識》、《孤獨星球》等雜誌譯者。
目錄
羅絲瑪麗出生時出了點狀況:產科醫生因病患眾多遲到了,護士為了等醫生前來才接生,硬將她擋在產道內兩個小時,埋下她日後發展遲緩的因子。
她的母親羅絲才華出眾,但為了父親的政治前途,捨進步的衛斯理學院不讀,改讀天主教辦的聖心書院。這改變了她的人生觀,以致日後以丈夫和孩子為重心,從而大大影響了羅絲瑪麗的境遇。
第二章 委屈的才女,強勢的母親
羅絲瑪麗的母親羅絲在婚前,是經常伴隨市長父親活躍的明日之星。然而婚後,她接連懷孕生子,照顧孩子、管理僕傭等家務,令她覺得生命徒然流逝。當時美國女性在爭取自由和權益上頗有斬獲,她看在眼裡內心充滿矛盾。這時她所受的天主教教育影響了她,最後她認定,唯有稱職扮演好妻子這角色,她才能夠回到公眾舞台——而她眼前她的「事業」,便是她的孩子。
第三章 落於人後
羅絲瑪麗學會爬、會站、走路和開口說話的時間,都比哥哥們晚,母親羅絲起初以為,這是性別和個性不同造成的,然而更小的孩子出生後,發展狀況也漸漸追過姊姊。當時盛行優生學,這運動認為人分成優生和劣生組,劣生組繼承了不良基因,最好強迫節育,有的人甚至不配活著。當時對智能障礙和精神疾病瞭解不多,羅絲和喬只能艱難摸索著教育好這與眾不同的女兒。
第四章 頻繁轉學
喬和羅絲原本堅持在家教養羅絲瑪麗,但終因力不從心,加上擔心外人閒言閒語,終於在大女兒年僅十一歲時,送她到私人寄宿學校就讀,自此羅絲瑪麗生理上和心理上都開始了一連串轉折。由於與家人分離、得適應新環境,加上先天能力本就不足,怎麼努力都達不到雙親及老師的標準等等,她成了校方的燙手山芋,以致一再轉校,這致使她感到不安、失落、不解,脾氣也漸漸愈來愈不受控制。
第五章 短暫避風港:蒙特梭利學校
喬兩度成功達成羅斯福總統委派的任務,因而被擢升為駐英大使,舉家遷至英國,全家自此成為鎂光燈下的焦點。羅絲精心經營著賢妻良母的形象,除了時不時讓孩子拋頭露面滿足媒體的好奇、為丈夫籌劃社交活動,也將孩子在學校安頓好。羅絲瑪麗的學校採用蒙特梭利教學法,她只要作自己便備受讚賞,這使得她愈來愈有自信,完成了許多以前做不到的事。可惜隨著德軍轟炸英國本土,她不得不返回美國……
第六章 競爭激烈的家,是她的戰場
從英國返美後,羅絲瑪麗得再次重新適應新環境,也仍需要密切的協助。只不過,現在陪她的不是專業而有愛心的修女,而是個性急躁、總是要孩子成為贏家的母親;跟她相處的不再是年幼學生,而是外向活躍、生活愈來愈多采多姿的兄弟姊妹。她難以適應,狀況急速惡化,經常失控並且大發脾氣,半夜甚至在外遊蕩,經歷的事聽來驚悚可怕。喬和羅絲認為她不只有智力障礙,還有精神紊亂,一定要趁著出大亂子前解決問題。
第七章 一勞永逸的方法
喬開始為兒子日後從政鋪路,他非常擔心羅絲瑪麗遭人性侵或惹出其他醜聞,威脅到甘迺迪家的發展。他告訴羅絲「大腦額葉切斷術」聽說能讓人變得正常,羅絲請女兒姬克調查這種手術是否可行,得知手術結果「不好」,有些患者術後完全變了個人。但喬執意賭這一把。醫生在羅絲瑪麗頭上鑽洞,用刮刀切斷腦部某些連結,結果羅絲瑪麗先是變得語無倫次,接著不再說話,頭往一邊傾,此後幾近完全失能。
第八章 羅絲瑪麗,再見了
羅絲瑪麗手術失敗後,被送到精神療養院,前幾年僅有喬偶爾去探望她。母親羅絲經常將所有家人的近況寫成信,請祕書打字好幾份,寄給所有孩子,但羅絲瑪麗手術失敗之後,她在信中甚至開始絕口不提這個女兒。他的兄弟姊妹平日各忙各的,也沒特別注意到她從生活中消失了。羅絲瑪麗其實沒有失去所有認知能力,和家人失聯,令她復健恢復的過程既痛苦、又孤單。
第九章 因為她,他們決定改變社會
約翰‧甘迺迪再度角逐參議員之前,探訪了羅絲瑪麗。他知道大妹動了手術,但不清楚結果,眼前的景象讓他嚇壞了,頓時發現自己有責任支持保障殘障者的立法。後來他當選總統,妹妹尤妮思說服他成立相關研究單位,並且最終促成了「特殊奧運」成立。家裡最小的弟弟泰德在麻州擔任參議員長達四十七年,支持身心障礙者不遺餘力,任內提出了數百條與身心障礙者相關的法案。
序
甘迺迪家對世界最大的貢獻,因她而起
——作者吳佳璇(精神科醫師、作家)
提起縱橫二十世紀美國政壇的甘迺迪家族,你一定立刻想起,年輕有為卻於總統任內遭槍擊殞命的約翰・甘迺迪(一九一七~一九六三),甚至隨口背出他的名言:「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什麼。」。你也可能細數甘家老大、老二、老四和老七,還有下一代哪些成員死於非命的家族詛咒,或憶起某件轟動一時的醜聞或緋聞。然而,很少人知道,如今每四年舉行一次的世界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以及開全球風氣之先的《美國身心障礙者法案》,都是因生活在鎂光燈外的老三羅絲瑪麗而起。
羅絲瑪麗是老約瑟夫和羅絲所育九名子女的老三,也是家中長女,生平卻鮮為人知,直到本書作者凱特・克里福・拉森博士透過訪談並仔細爬梳約翰・甘迺迪圖書館新近公開的史料,才勾勒出羅絲瑪麗的悲劇人生。
生於流感大流行時期,儘管母親羅絲懷孕過程順利,羅絲瑪麗出生時,卻因接生醫師行程被流感病人耽誤,助產士決定用手擋住已卡在母親產道的胎頭,直到醫師抵達。
兩小時的延誤,改變了羅絲瑪麗一生。把教養子女當作事業經營的羅絲,早在長女周歲,就看出這孩子發展速度異於常人。當小她一歲和兩歲的妹妹陸續出生,心智成長接連超越羅絲瑪麗,羅絲憂心忡忡。
不過,從沒聽過發展遲緩的羅絲,不打算撫養一個不一樣的孩子。為此,羅絲瑪麗吃盡苦頭。天生害羞且有智能缺陷的她,由於母親一視同仁,必須和其他活潑好動又樂於競爭的手足一樣,在社交、學業和體能求表現。加上母親力求完美,一旦女兒在校表現不如人意,或又打聽到某種特殊教法,羅絲瑪麗就得轉學,重新適應環境。
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老約瑟夫出使英國。正逢雙十年華的羅絲瑪麗,由於母親精心調教與其他手足保護,在倫敦社交圈大出鋒頭,並幸運接受了創新的蒙特梭利教學法,在強調動手做和個人化學習的混齡教育環境,羅絲瑪麗進步神速。無奈戰爭爆發,西歐各國一一陷落,羅絲瑪麗被迫於一九四○年重返新大陸。
羅絲瑪麗返國後適應不佳,進而出現深夜外出,情緒起伏大等狀況,令老約瑟夫萬分憂慮。要是爆出未婚懷孕、染上性病等醜聞,勢將危及家族日益龐大的產業,還有大兒子未來的政治前途,焉能不防範未然?此時,老約瑟夫聽聞一種名為「前額葉切斷術」的外科手術,據說可以讓擾人的精神病患,變成「對社會有用的人」。不顧妻子質疑,老約瑟夫選擇相信醫師宣稱的療效,並於一九四一年底,瞞著家人安排羅絲瑪麗住進醫院,在神智清醒的狀況下,進行鑿開顱骨、切斷前額葉大腦白質的手術。
手術失敗,二十三歲的羅絲瑪麗從此變成無法自理生活、必須長住療養院的人。獨自經歷漫長的復健,好不容易恢復行走及部分溝通能力。接下來的二十年,甘迺迪家族翻天覆地的變化,她無緣參與,直到老二約翰當選美國總統,老約瑟夫中風退居幕後,一九六二年,老五尤妮絲投書《周六晚間郵報》,被父母藏了超過二十年的羅絲瑪麗,才重新出台。
當時環境有了變化,甘迺迪家族由於羅絲瑪麗,開始致力倡議殘障和精神障礙人士的權益,但即使如此,他們並未即時公開羅絲瑪麗接受前額葉切斷術,併發嚴重後遺症的事。不過,這項發明於一九三五年,並獲得一九四九年諾貝爾醫學獎的外科手術,終因抗精神病藥物的發明與普及,以及難以數計的病人因手術喪命或殘廢,從世界各地走入歷史,包含日本與台灣。一九四九至一九五三年間,台大醫院外科至少進行了七十例前額葉切斷術。
回顧羅絲瑪麗前半生,彷彿二十世紀上半葉的特殊教育與精神治療史縮影。雖然書中提及不少令今人匪夷所思的治療觀念,但羅絲堅持讓羅絲瑪麗上公立小學,倒是與當前特殊教育「主流化」及「融合」的精神相符。只可惜,好強的母親無法包容女兒的不一樣;家族聲譽擺第一的父親,又太快做出無可挽救的決定……
羅絲瑪麗動完手術八年,澳洲醫師發現鋰鹽能治療狂躁情緒;術後十年,抗憂鬱藥與抗精神病藥相繼問世。又過了十年,歐美各國的精神病人走出療養院,重回社區,也就是一九六○年代興興轟轟的精神醫療去機構化運動。羅絲瑪麗的前額葉白質若沒遭破壞,極可能是受惠的其中一位。
不過,走不出療養院的羅絲瑪麗,卻深深影響著甘迺迪家族成員,從而改變了千千萬萬身心障礙者的命運。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189774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36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6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本書分類:>
- 本書分類:> >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一九一八年)九月十三日星期五,肚子裡懷著老三的羅絲.甘迺迪(Rose Kennedy)開始感覺到肚子一陣陣劇痛。家裡請來負責在懷孕後期照顧她的護士,立刻通知了羅絲的產科醫生弗烈德瑞克.古德(Frederick L. Good),請他盡快前來。當時甘迺迪一家人住在波士頓郊區布魯克蘭鎮(Brookline)比爾斯(Beals)街八十三號。羅絲的前兩胎——當時三歲的小約瑟夫.甘迺迪(Joseph Patrick Jr.,小名小喬)和十六個月大的約翰.甘迺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小名傑克〔Jack〕),都是在家裡出生的,羅絲打算這一胎也在家裡生產。在那個疾病恐慌的年代,懷孕過程能夠一切順利,身為虔誠天主教徒的羅絲已經充滿了感恩。
一九一七年到一九一八年的戰爭期間,西班牙流感肆虐全球,在世界各地奪走了上千萬條性命,遭受感染的人更是不計其數。一九一八年,病魔把魔爪伸入了波士頓,開始襲擊波士頓居民。到了那年九月中旬,已經有五千多名波士頓居民感染了西班牙流感。有如瘟疫一般的西班牙流感,一年內侵襲了美國三次,這次是第二波。戲院、學校、會堂、教堂等公共場所都被迫關閉,政府也要大家盡量別出入公共場合,以免疫情繼續擴大。波士頓和郊區的地區醫院和診所裡,人滿為患。過去有流感侵襲時,受威脅的通常是年幼的孩童和年長的老人,但是這一次不一樣,原本身強體健的一些青年男女也難逃其害。才剛打完第一次世界大戰,甫從歐洲凱旋歸來的年輕士兵紛紛感染了肺炎、引發呼吸衰竭,因而死亡的數以千計。一名當時在波士頓日以繼夜工作的護士表示,疫情最嚴重時,「整座城市彷彿正邁向死亡,每戶人家都有病危的人,街上到處在舉辦喪禮」。在短短的六個月內,有將近七千名波士頓居民病逝。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科大的新醫學,迅速派上了大用場。 註:風雲之聲內容可以通過語音播放啦!讀者們可下載訊飛有聲APP,聽公眾號,查找「風雲之聲」,即可在線收聽~ 最近,中國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防控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許多省份都實現了零新增確診,西藏、青海、福建、安徽、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還實現了清零,即患者全部出院。 在這樣的背景下,2020年3月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了一場發布會,主題是科技研發攻關的最新進展。我們高興地看到,從檢測到治療,從藥物到疫苗,到人工智慧和大數據,許多層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不少進展。 這種場面,簡直讓我聯想起了閱兵。各條戰線、各個科研機構,都在抗疫戰鬥中做出了貢獻。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方隊的工作。 最直接跟疾病作鬥爭的,是阻斷「炎癥風暴」的免疫療法(戰「疫」簡報 | 中國科大對新冠肺炎「炎癥風暴」取得若干重要研究進展),由科大生命科學學院魏海明教授與科大第一附屬醫院徐曉玲副院長的團隊研發,用於救治重癥病人,降低病亡率。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對阻斷炎癥風暴的研究進展 這個療法已經寫入了第七版診療方案,在全國推廣(國務院發布會再提中科大救治方案)。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周琪院士在發布會上介紹了這個療法,媒體上的報導也已經很多了,歡迎大家去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中文國際頻道記者:我們關注到有媒體報導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開展的研究表明托珠單抗這種藥物有望阻斷新冠肺炎的炎癥風暴,請問這方面有什麼最新進展?謝謝。(國務院發布會再提中科大救治方案) 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周琪院士介紹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發現治療炎癥因子風暴「免疫治療」方案的過程 以上是面對面跟疾病PK的,下面來介紹從側面堵截的。 如果最近你發熱了,你會不會慌得一塌糊塗?想去醫院又不敢去?不用怕,歡迎登錄科大附一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評估」系統(https://www.ttq.so/html/2019nCov/index.html)。只要點選你的性別、年齡、位置、職業、既往病史、流行病史、目前癥狀等信息,系統就會給出風險評估和指導意見。真正的技術含量是位置,因為系統需要通過各種來源,獲得各個位置附近患者人數的數據。這個系統也可以在手機上,用H5的方式打開(二維碼見《特殊時期,發熱了怎麼辦?一招讓你科學自我排查》),實在是居家旅行、殺人滅口、必備良藥! ... 科大附一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評估系統 ... 科大附一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評估系統對高危人士的建議1 科大附一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評估系統對高危人士的建議2 從1月30日上線以來,已經有60多萬人在這個系統做了風險評估,對高危疑似感染患者實現了在線篩查,對非疑似人群降低了心理焦慮。其實,它首先的作用,就是給自己的主要研發者之一鄭雪瑛醫師降低了心理焦慮(抗疫一線醫生故事:非常時期,我如何應對「可疑」發熱)。 1月26日,鄭醫師在家裡發熱了,燒到38度5。幾天以來全家都沒戴口罩,孩子還抱著她睡,大家可以自行腦補她恐慌的程度。幸好,過不久就退燒了,最後確認只是普通感冒。 因禍得福,這啟發了她開發「智能輔助決策支持系統」。在她所屬的科大附一院翁建平副院長團隊的支持下,三天內就上線了。這個故事說明,機遇只垂青有準備的頭腦。 翁建平和鄭雪瑛等人的團隊還有另一個重要貢獻,就是第一次找到了無癥狀的新冠病毒攜帶者。這裡說的是,全世界第一次。 什麼叫無癥狀攜帶者呢?歷史上最著名的例子,叫做「傷寒瑪麗」(1869 - 1938)。這位大姐隨身攜帶傷寒桿菌,直接傳染了52人,其中7人死亡,間接傳染的不計其數。但她自己居然從未發病,最後是因為肺炎而不是傷寒去世的,享年69歲。她之所以能傳這麼多人,是因為她的職業是——廚師。這個組合,簡直無敵了…… ... 傷寒瑪麗 SARS跟新冠病毒有個重要的區別。一個人如果感染了SARS病毒,但沒有發病,那麼他是不會傳染給別人的。也就是說,SARS的無癥狀攜帶者不會傳染,而新冠病毒的無癥狀攜帶者卻可以傳染。這樣的人很容易成為超級傳播者,悄沒聲地感染一大片,所以新冠病毒比SARS難對付得多。 2月5日,翁建平團隊建立了「隊列研究及生物信息平臺」。基於這個平臺,他們首次報告了一位確診感染後全程無癥狀的新冠病毒攜帶者。這位無癥狀攜帶者還是被另一位無癥狀的感染者傳染上的,後來那位感染源發病了,受感染的卻一直無癥狀。 由此可見,如果沒有醫務人員的強力排查,傷寒瑪麗的故事就要四處開花了。最近不少國家都說無癥狀的不用檢測,甚至輕癥患者也只需要在家等著自愈就行,大家知道這有多離譜了吧? 2019年10月,中國科學院在科大附一院成立了中科院臨床研究醫院(合肥)。在疫情爆發後,中科院決定將全院的研究力量集中到合肥,依託中科院臨床研究醫院(合肥)作為全院疫情防控科技攻關任務的臨床研究平臺,發揮科學院學科全、建制化的優勢,匯集中國科大、武漢病毒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上海藥物研究所、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等相關研究力量,在病毒檢測、流行病學分析、感染免疫機理與新治療方法等方向重點攻關。 ... 中國科學院臨床研究醫院(合肥)揭牌儀式 依託這個平臺,科大與中科院各研究所共同研發了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試劑盒,包括RNA捕獲探針法和PCR-螢光探針法等,相關產品已進入科技部推薦名單序列(治療新冠肺炎炎癥風暴,中國科大方案奏響「春之聲」)。檢測試劑盒中國已經開發了很多種,準確度越來越高,速度越來越快,甚至還能同時檢測出其他多種病毒。這方面的進展每天都有不少報導,所以在這裡就不詳談了。 順便說一句,目前中國的試劑盒日產30多萬份,庫存200萬份,累計供應了1500多萬份(《檢測試劑不夠?看中國怎麼解決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0586920001914579)。而美國先是說一周內要檢測100萬人,然後副總統彭斯又承認做不到。這還能說啥?這是能力問題,還是態度問題? 上面這些是比較軟的工作,下面來介紹一個非常硬核的工作——等離子體消毒。 什麼叫等離子體?就是原子電離後形成的正負電荷相等但分離的狀態。它既不是固體,也不是液體,也不是氣體,是物質的第四種狀態。其實,宇宙中大部分物質是等離子體,例如太陽就是一個等離子體的球。在日常生活中,火焰就是最常見的等離子體,閃電和日光燈管也是。 ... 閃電就是等離子體現象 所以,我們很容易就能理解等離子體消毒。想像一下,任何細菌或病毒在持續不斷的閃電中,當然很快就掛掉了!你也許會問,人體細胞不也會掛掉嗎?當然會,不過人體細胞會再生啊。硬核的物理消毒方法,不是浪得虛名的。 有人也許會擔心,人體吸入等離子體會不會完蛋?等離子體會不會有輻射?其實都沒事,因為在地球的環境下,等離子體只有在外界輸入能量時才能維持。想想日光燈管,只有通電的時候裡面才是等離子體,斷電就變成普通的氣體了。 我的老朋友、科大工程與應用物理系特任研究員吳征威博士,研究了多年等離子體的應用。例如在兔子耳朵上劃出傷口,然後用等離子體處理,就能快速止血和癒合。啊,兔兔這麼可愛! ... 用兔耳作為炎癥反應模型 最近,在疫情面前,他們又開發出了用等離子體給環境消毒的裝置。這項發明已經用在了合肥南站的發熱預檢點。大家如果在那裡看到,有人拿著個好像手電筒的東西在手機上、手掌上、口罩上之類的地方畫來畫去,那就是他們的成果了。 用等離子體發生器給口罩消毒 最後,科大的工作還可以算上科大訊飛,中國人工智慧的領軍企業。 說到人工智慧與醫療結合,近年來最流行的是機器看片子。不錯,在這方面科大訊飛做得很出色。他們與科大附一院聯合建設了新冠肺炎影像輔助診斷平臺,通過4D對比分析 + 多模態輔診精準識別新冠肺炎,3秒鐘就可以完成一例輔助診斷,正在為1200餘家醫療機構提供醫療影像輔助診斷服務(揭秘科大訊飛新冠肺炎影像輔助診斷平臺)。 ... 在中科大附一院南區,影像科醫生正在使用新冠肺炎影像輔助診斷平臺(揭秘科大訊飛新冠肺炎影像輔助診斷平臺) 不過,科大訊飛做的事遠超於此,要不怎麼叫領軍企業呢?例如,用「智醫助理」進行基層病歷專題分析,篩選潛在人群,還輔助安徽省上萬名基層醫生進行新冠肺炎的診斷和防控。 特別有意思的是,當我把此文的初稿給鄭雪瑛醫師看的時候,她說對自己的部分沒有意見,但強烈推薦我加上科大訊飛的智能語音外呼。這是真正的全國獨家,給社區幫了大忙。 《央視新聞》報導智醫助理電話機器人(與時間賽跑:我們讓A.I.賦能武漢) 想想看,社區工作人員的儲備就那麼一點點,周星馳在《喜劇之王》中扮演的尹天仇就是這麼一個角色。突然來了這麼多事,每天要聯繫這麼多人,怎麼忙得過來?即使每天不睡覺,24小時打電話,都做不到啊。 ... 《喜劇之王》尹天仇:努力!奮鬥! 實際上,你接到的社區訪問電話很可能就是科大訊飛的機器人。你是不是都沒有發現?沒發現就對了,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善醫者無煌煌之名。 ... 居民接到系統來電後,手機會收到以上提醒(與時間賽跑:我們讓A.I.賦能武漢) 在湖北電信支持下,智醫助理電話機器人一分鐘內可同時撥打900個電話,6小時可調研20萬戶居民。至少減少了湖北地區8000名基層工作人員人力投入,摸排效率提升百倍以上。與人工普查協同作戰,大幅度提升了基層疫情調研效率,為抗擊疫情贏得了寶貴時間(與時間賽跑:我們讓A.I.賦能武漢)。 科大訊飛的統計是:從1月21日至3月8日,智醫助理電話機器人給居民打電話通知與新冠病毒相關的內容634萬人次,針對重點人群電話隨訪502萬人次,簡訊1835萬人次,累計服務2971萬人次。 這些數字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中國的封城和全國延長假期能執行得很好,因為居民都得到了照顧,而許多其他國家即使想採取類似的做法,也執行不下去。當然,這些國家如果趕快引進科大訊飛的技術,也許能大有幫助。不要忘了,科大訊飛是多語言服務的,世界各語種以至各種方言都能識別哦! 說到科大訊飛的看家本領語音識別,在疫情中真是給醫生幫了大忙。醫生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著手套,敲鍵盤錄入信息很不方便。科大訊飛立刻推出了「訊錄」,醫生直接對著話筒說話就能轉成文字記錄(「訊錄」在湖北:乖乖聽醫生的話)。 ... 襄陽市中心醫院主治醫生胥莉使用「訊錄」(「訊錄」在湖北:乖乖聽醫生的話) 「訊錄」已經用在了襄陽市中心醫院、上海東方醫院、吉林版「火神山醫院」(吉林省結核病醫院)、湖南湘雅醫院、蘇州市第九人民醫院等地。語音錄入比鍵盤錄入的時間效率提升4至6倍。在檔案數字化加工環節,檔案號、責任人、立檔日期等著錄項,「訊錄」一分鐘可錄入400字,識別準確率高達98%。 語音識別還有一個小試牛刀的例子。疫情以來,很多人都害怕按電梯按鈕時感染病毒。科大訊飛立刻就推出了聲控電梯的服務,離線在線都行(乘電梯的N種方法裡,我pick這一個)。 ... 小西小西,去三樓(乘電梯的N種方法裡,我pick這一個) 此外,用訊飛聽見和訊飛學習機幫助企業在線辦公、學生在線上課等等,這些方面有許多企業在做,對科大訊飛來說就更是毛毛雨了。 總之,在戰疫科技的閱兵場上,現在向我們走來的是科大方隊。其他方隊也在各展長才,千帆競渡,百舸爭流。 2019年8月,科大生命科學學院執行院長薛天教授在跟我對話的科技袁人plus節目中(視頻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5754660,文章《未來中國需要的醫生,既應該懂醫學,更要能通理工 | 科技袁人Plus第16期》),介紹了科大的「新醫學」,即發揮科大數理基礎強的傳統優勢,把醫學和物理、化學、生物等現代科技結合起來,培養複合人才。真沒想到,科大的新醫學這麼快就派上了大用場。 科學技術,開創未來! 擴展閱讀: 我們需要做好新冠病毒席捲全球的準備 | 袁嵐峰 醫藥的邏輯 | 袁嵐峰 未來中國需要的醫生,既應該懂醫學,更要能通理工 | 科技袁人Plus第16期 治療新冠肺炎炎癥風暴,中國科大方案奏響「春之聲」 中國科大「新醫學」貢獻科技抗疫「硬核」力量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3/436713.shtm) ... 作者簡介:本文作者袁嵐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會長,「科技袁人」節目主講人,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常務委員,入選「典贊·2018科普中國」十大科學傳播人物,微博@中科大胡不歸,知乎@袁嵐峰(https://www.zhihu.com/people/yuan-lan-feng-8)。 責任編輯:陳昕悅
RFRTGE1515VRFEVE15EVEF |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kzodk2m.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19162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台中木軸.棧板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員林塑膠鞋射出成型機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員林藥水槽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高雄電路板清洗機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
外科手術口罩台中CE認證測試單位 高雄水處理設備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呼吸防護設備新竹CE認證測試單位 台中無熔線斷路器及分電箱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EN 149-EN 14683口罩(面罩)新竹CE認證測試單位 員林塑膠廢料再生處理製粒機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推薦CE認證顧問公司 台北極超微分級機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